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。轉眼間,漢中鋅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經走過了十四個年頭。十四年對于一個新的生命來說,可能是剛剛開始,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,應該是走向成熟的時期。從蹣跚學步的孩童,到充滿青春活力的青年,漢中鋅業有限責任公司在各界的關懷和支持下,在自我的努力和拼搏中,逐漸成熟。翻開鋅業十幾年歷史,我們不得不關注老一輩日日夜夜奮斗的地方————銅礦公司。
銅礦公司位于陜、甘、川三省交界的寧強縣燕子砭鎮,寶成鐵路穿境而過,公路直通陜西漢中、四川廣元、甘肅康縣,交通方便。1968年由21軍后勤部建礦,1971年7月投產,1975年12月部隊將企業移交陜西省冶金工業局。1986年1月歸屬省有色金屬管理局。1995年1月歸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西安公司。現為漢中鋅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。銅礦公司現有員工200余人,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0多人,下轄電解鋅車間、金屬鋅粉車間、選礦車間、氧化鋅車間、中心實驗室、職工醫院等。公司以艱苦創業、興我鋅業、振興中華為己任,堅持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發展互補雙贏的目標,在著力發展企業經濟建設的同時,為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、辦好各項社會綜合管理事務、建設健康平安和諧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、推動漢中鋅業公司整體進步、促進寧強縣域經濟發展等各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。
很榮幸,我于6月12日參加了公司團委組織的尋根游活動,第一次踏上了銅礦的土地,感受到曾經興盛的銅礦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巨大影響。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”十余年的發展,十余年的磨練,曾經的八一銅礦成就了如今的漢中鋅業。當我們為今天的成就自豪時,請不要忘記曾有那么一塊小小的地方,一群可愛的人兒用他們艱苦奮斗,頑強拼搏的精神撐起了一片藍天。
季羨林先生言:“根者,產生之根源也。我國文化有其產生的根源,尋找這個根源,其意義無比重大。”張岱年先生言:“一個民族都有其民族之根,認識民族之根是民族團結進步、興旺發達的基礎。”那么,對于一個企業來說,尋根又意味著什么呢?尋根不是為沉湎于對遠古的苦澀回憶而浩嘆,也不是為陶醉于昔日驕人的榮耀而自喜,而是為了達到更深的自我認識,學習和繼承先輩不怕苦、不怕累,團結求實,拼搏創新的優良作風。培護深根,是為開出更美的花,結出更豐碩的果。
尋根,它是一種凝聚與延續,是文化傳承,更是最終的心靈歸宿。責任勝于能力,細節決定成敗,讓我們帶著企業格言與先輩的殷切期望,以飽滿的熱情,認真的態度,扎實的工作,愛我中華,興我鋅業!